制动距离计算器
制动性能计算
制动性能计算结果
总制动距离
0.0 米
总制动距离 (包含反应距离)
0.0 秒
制动时间
0.0 米
反应距离
0.0 米
实际制动距离
制动距离可视化
制动性能数据
最大减速度 | 0.0 g |
平均减速度 | 0.0 g |
估计轮胎抓地力 | 0.0 |
制动距离评级 | - |
系统热性能
预计制动温度升高 | 0 °C |
制动后最终温度 | 0 °C |
热衰减影响 | 0 % |
热状态评级 | - |
连续制动性能分析
制动次数 | 制动距离 (m) | 制动系统温度 (°C) | 热衰减 (%) | 制动效率 (%) |
---|
制动性能分析
制动性能参考
路面附着系数参考
路面类型 | 附着系数 | 最大减速度 |
---|---|---|
干燥赛道 | 1.1 - 1.5 | 1.1 - 1.5 g |
干燥沥青路 | 0.8 - 1.0 | 0.8 - 1.0 g |
湿润沥青路 | 0.5 - 0.7 | 0.5 - 0.7 g |
湿润混凝土路 | 0.4 - 0.6 | 0.4 - 0.6 g |
积雪路面 | 0.2 - 0.4 | 0.2 - 0.4 g |
结冰路面 | 0.1 - 0.2 | 0.1 - 0.2 g |
制动距离与速度的关系
制动距离与初始速度的平方成正比。这意味着当速度翻倍时,制动距离会增加四倍。例如, 如果50km/h的制动距离为15米,那么100km/h的制动距离约为60米。这是因为动能与速度的 平方成正比,而制动系统需要消耗的能量与动能相等。
热衰减现象
制动热衰减是指制动系统在高温下效能降低的现象。当制动盘和制动片温度过高时,摩擦系数会降低, 导致制动力下降。赛道驾驶中需要考虑连续制动对制动性能的影响,特别是在长下坡和高速赛道上。
专业提示
-
制动盘选择
碳陶瓷制动盘相比传统铸铁制动盘重量更轻、散热性更好,且几乎不会产生热衰减,但成本显著提高。对于频繁赛道使用的车辆,是值得考虑的升级选项。
-
制动力分配
理想的制动力分配应根据车辆的重心位置和动态重量转移进行调整。前轮过度制动会导致转向不足,后轮过度制动会导致转向过度和甩尾。
-
ABS工作原理
ABS通过控制液压系统,在轮胎即将抱死时瞬间释放制动压力,保持轮胎在最大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的临界点,从而获得最佳的制动效果。
-
轮胎温度与抓地力
轮胎的抓地力与温度密切相关,特别是赛道专用轮胎。最佳工作温度窗口通常在80-100°C之间,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抓地力下降。